文章正文
从零开始练瑜伽两会代表委员说 强化学生劳动和美术教育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3-11-20 22:26:13    文字:【】【】【

  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学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习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符合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要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加强美育,对于基础教育初期的儿童尤为重要。相比其他艺术门类,美术是可以由儿童作为原创主体,几乎涵盖所有视觉图像领域的学科。如能正确引导,不仅有助儿童打好全面发展的基础,也关系到整个国家未来是否具有创造性、创新能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宋亚平表示。

  国际社会普遍将艺术文化教育看作是国家的软实力安信9,作为基础教育,儿童美术教学更是作为一个特殊的学习领域受到普遍重视。宋亚平说:“研究表明,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艺术已经成为科技发展的动力。只有尊重儿童天性并加以引导,他们才能在自然、生活和艺术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进而能够在核心科技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然而,随着艺术教育愈来愈受到重视,社会上的儿童美术考级备受追捧,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宋亚平表示:“儿童美术考级对我国美育的推进已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

  宋亚平表示,首先,儿童美术考级的价值取向与美育的精神背道而驰。儿童美术考级的形式和内容等同于成人的基本技能,将鲜活的少儿美术教育变成僵硬的技能技巧,误导人们对艺术、艺术教育和艺术作品的认知。忽视了儿童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发现美好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想象和创意的能力。

  其次,儿童美术考级误导艺术素质测试和美术评价标准。儿童美术考级的评价标准,抹杀了美术的差异性,造成美术表现的同一性。不仅没有尊重儿童成长阶段的心理情感,不能发展儿童核心素养,还会干扰学校全面的美育目标,误导家长和学生对艺术的认知。

  第三,儿童美术考级对儿童、美术学科和教育改革的负面影响巨大。美术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载体。单纯模仿是损害儿童想象力的一把“软刀子”,关闭了儿童形象思维的通道。考级让学生按照预设好的套路,将艺术创作演变成了工艺品的流水线加工厂。儿童为了通过考级,去反复临摹,会令其失去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同时,考级对教育改革也是一种可怕的误导。在不断呼吁减轻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形势下,考级把素质教育又变回了考试教育。

  实际上,早在 2001 年,已有 60 多位专家和政协委员联署提案至全国政协,建议取消美术考级。教育部也曾专门对此进行调研,最后把考级定位为“社会文化”行为,学校不组织参与,也不作为升学加分的依据。

  为此,宋亚平呼吁,保护儿童权益,取消对12岁以下儿童进行各种门类的美术考级。“孩子们重在学习与运用,考级既不能直接作为艺术特长测评的依据,更不能以成年人的素养标准来衡量。同时,应加强媒体宣传,提高全民审美认知,达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社会共识。要大力开展美育和艺术通识教育,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用好博物馆等公共教育资源,讲好美术文化故事。”

  “劳动教育体系建设需要校内、校外课程资源统筹,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调育人机制的保障。”

  劳动教育活动包括校内学生参与的各类劳动活动和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综合课程。

  通过对吉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的调研,邵志豪发现,参调学校普遍重视劳动教育,但大部分处于研究初创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他分析认为,制定学校劳动教育整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是当前大中小学进一步推进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的重要任务。

  “调研发现,目前中小学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共性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缺少专任教师队伍,已有的教师都是学科专业教师,教学任务重,劳动教育专业素养不高;校内缺乏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校外劳动教育资源开发有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业考试压力大,劳动教育课时和课外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不能保障;学校在落实与监督上难以进行评价;领导、教师、家长、学生对新时代劳动教育意义与内涵的认识还不到位,在落实上还不够重视。”邵志豪透露。

  第一,加强学习研究,用正确的育人理念和教育引导、评价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劳动教育文件与政策的宣传培训工作,加快制定相关政策,积极传播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中涌现的优秀经验与典型案例,配齐配强劳动教育师资,同时落实劳动教育教师管理。

  第二,全面统筹推进,积极探索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建设。邵志豪建议,首先要由专家团队将劳动教育课程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则要牵头制定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意见;制定校内、校外劳动教育资源清单,统筹校际共享机制和社会劳动教育资源;制定劳动教育学生安全指南及安全保障指导意见、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收费管理办法等政策。他表示,也期待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区、工厂、农场、服务机构等与学校合作建设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并系统规划与设计,以提高育人性和实效性。

  第三,抓住关键环节,统筹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落地。要统筹好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小学阶段注重基础性、日常性劳动教育,初中阶段注重体验性、复杂性劳动教育,高中阶段注重创造性、服务性劳动教育,开展丰富的职业体验。要统筹好劳动教育的教学和科研,支持鼓励相关部门组织劳动教育教研活动,引导中小学共同开展课题研究。要统筹好劳动教育师资和资源,配备劳动教育专任教师并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同时加强社会劳动教育资源开发,开展城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着重关注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邵志豪表示,“期待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格局早日形成。”

脚注信息
地址:浙江省某某市某某路有01234号 邮编:312345 电话:000-12345678 传真:000-87654321
金洋6娱乐劳保用品公司 Copyright(C)2009-2010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