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之所以成为世界主宰,就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学会了用火,并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所以可以说,劳动不仅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类本身。
有很多家长认为,劳动是成年人的事。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无忧无虑的玩耍。长大一些,学习成为主要任务,家里也不缺劳动力,应该让他们全心全意的学习。但你们是否想过安信9,劳动也应该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内容。
2009年,河南省信阳市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的事,一个23岁叫杨锁的小伙子被人发现饿死在家里。杨锁出生于1986年,父母都是农民,家庭条件并不好,但父母对他异常疼爱。杨锁8岁时,父母出门还把他用担子挑着。杨锁的父母平时在照顾孩子之外还需要干农活,年纪还小的杨锁也主动和父母分担一些,父母却不舍得,只是让他好好玩。渐渐的杨锁也不写学校布置的作业了,老师若是批评他,父母就去学校找老师理论。就这样,杨锁慢慢地缺失了为父母分忧的意识,而生存能力更是没有。长期的溺爱让杨锁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杨锁十八岁那年,父母相继离世,他也告别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没有出去工作养活自己的能力,最终活活饿死在家里。
虽然杨锁的事件只是个例,但因为家长的溺爱,让孩子变得懒惰,失去自理能力的孩子确比比皆是。家长一味的溺爱孩子,过度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不可能培养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有为青年。孩子早晚有一天会失去父母的庇护,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个体,到那时,他没有生存的能力,等待他的将是什么?看看日本的啃老族,多少因为父母的离世而失去了生存能力,并不是危言耸听,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网上翻阅一下。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太梭利说过:“儿童的快乐在于完成对他的年龄来说是伟大的工作;他真正的满足是对手头的事情付出最大的努力;他的幸福在于,用最好的方式进行于身心有益的活动;他的身心和精神力量来自于练习和获得生活经验。”
这段话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那就是劳动,是孩子成长的需要,是孩子应该享有的一种权利!
四岁的时候就应该鼓励让他叠被铺床,收拾自己的玩具。每天将房间收拾很整洁,这是向独立迈进的一大步。
再大一点的时候就鼓励孩子做一些其他力所能及的劳动,比如帮父母拿东西,择菜、洗菜等。
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过分的强迫孩子;要先从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开始;充分的鼓励表扬;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如此一来,必然可以养成孩子独立自主,爱劳动的良好品格。
在劳动的问题上,父母祖辈一定要端正思想,这既不是增加孩子的负担,也不是利用孩子的劳动力,而是重要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它是孩子的心智健康,热爱劳动,孝敬父母,尊重劳动人民,学会快乐生活的必修课。